PEAK:AIO结合大普微NVMe SSD刷新单节点存储性能,兼顾高能效表现
AI和GPU正引领新一轮技术变革,传统IT与存储系统在性能、效率和成本上已难满足现代AI工作负载需求。
PEAK:AIO充分利用NVIDIA IB网络技术重构了存储,并搭载大普微NVMe SSD刷新单节点存储性能。借助PEAK:AIO的AI数据服务器软件,一台典型的2U存储设备就能以最小化的空间占用和能源消耗,为多台GPU服务器提供大容量和高性能的存储服务,而无需使用昂贵的企业级或HPC存储,让用户把资源集中在突破创新的边界,而不是IT和存储上。
PEAK:AIO借助NVIDIA IB网络技术实现的顶级性能,经过验证,稳定可靠,是全球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的核心,对RDMA NFS 和 NVMe-oF 设备提供了完整的支持。
01 测试组网和客户端测试结果●
(1)测试环境
测试环境由一台AIC 全闪服务器,两台QuantaGrid服务器,NVIDIA Quantum-2 QM9700 400Gb交换机,和16张大普微H5100 PCIe Gen5 NVMe SSD搭建而成。其中AIC全闪服务器作为存储节点,QuantaGrid作为客户端节点。详细配置如下:
• 上述测试配置单客户端理论线速为50GB/s(或46GiB/s),双客户端聚合理论线速为100GB/s(或93GiB/s);
• 大普微H5100 3.84TB单盘带宽14GB/s,节点内16盘最大理论带宽224GB/s;
• PEAK:AIO RAID6节点内最高理论性能224GB/s。
(2)测试环境配置
测试环境配置为使用通过 InfiniBand 的 RDMA NFS;两个客户端均使用Rocky Linux 8.9运行 NFS3 MPIO,注意此处并未使用任何专有驱动程序。测试块大小从 4KB 到 1MB,从128KB开始读取达到了最大线速100GB/s;4K读取使用两台客户端节点达到了775K IOPS。理论上更多的客户端能达到更高的IOPS,本次测试侧重于NFS3 MPIO 配置的测试。由于NFS客户端缓存的影响,实测最高带宽略高于100GB/s。单个客户端测试的结果恰好是上述结果的 50%,即 2 x 200Gb 的最大值。这也是迄今为止展示的最快的 InfiniBand 上的 NFS 性能之一。
图表 1 RAID6配置下2客户端节点的读带宽
(3)节点内I/O带宽测试
虽然PEAK:AIO数据服务器的性能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,但评估内部I/O能力至关重要。这确保了服务器内部I/O带宽大于网络带宽,不会成为系统性能瓶颈,并且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(例如提升至 400Gb 链路),存储服务器仍有足够的I/O性能应对。
节点内本地测试表明单个大普微H5100 3.84T NVMe SSD读带宽为 14GB/s,4KB 读IOPS 超过2700K,与规格说明完全符合。在本次测试中H5100表现出色,验证了其标称的速度和效率,是高性能AI工作负载的理想选择。
图表 2 大普微H5100 3.84TB单盘读带宽
(4)PEAK:PROTECT RAID6测试
本次测试虽然受到驱动器数量和物理布局的限制,但结果仍然令人印象深刻:测试带宽达到了175GB/s。
图表 316张H5100 3.84TB的RAID6性能
已知测试服务器上配置的16 张H5100 NVMe SSD在2 个 NUMA 节点分配不均匀,通过将驱动器配置为两个 RAID 阵列,每个阵列位于单个 NUMA 上证明可以显著提高性能。如果合理配置24 张H5100 NVMe SSD,预期整体带宽将达到或超过 300GB/s。
02 结 论 ●
在AI和 GPU技术的驱动下,对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的要求愈发迫切。PEAK:AIO 作为行业的先驱脱颖而出,提供了一种专为AI工作负载设计的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。通过更接近硬件,PEAK:AIO 确保了大普微等合作伙伴在硬件领域的能力和创新得到充分展现,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性能,从而使用户能充分发挥AI创新的全部潜力。
测试结果展示了 PEAK:AIO 与大普微 NVMe SSD在NVIDIAIB网络环境下的卓越性能。本方案提供了传统存储方案无法比拟的效率和扩展性,展现出颠覆现有AI存储的能力,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性能、可靠性和易用性,使其成为AI和其他 GPU 驱动工作负载的理想选择。
“PEAK:AIO AI数据服务器为AI和HPC工作负载提供全栈支持,确保在以 GPU 为核心的新时代,用合理的成本和空间实现更高性能。”
——Mark Klarzynski, CEO and Co-Founder, PEAK:AIO
“AI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日新月异,展现出巨大潜力,并持续推动产业升级。大普微有幸与产业伙伴共同为这一转型提供先进存力支持,助力行业加速智能化发展。”
——DapuStor 研发VP 陈祥